1、信息方面。
在企業與外包公司的合作過程中,可能由于人力資源相關信息的不對稱,導致風險的產生。這樣一來,人力資源外包形成的經濟效應就有所差異,這是企業應該重視的風險。
2、成本方面。
這種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,一方面是企業對外包公司提出額外的服務要求,存在費用增加的可能。
另一方面是外包行業還不成熟,相關內容還不規范,服務費用方面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,價格的隨機性較大。
3、安保方面。
企業控制好職工的招聘錄用、在職職工的相關技能培訓、薪資待遇方面的管理、企業崗位的合理設置等方面的風險,有助于企業經濟收益的提升。而人力資源外包后,這些方面企業無法控制。
4、文化方面。
外包公司在制定人力資源方案時不一定會與企業文化相協調。
5、法律法規方面。
我國當前的外包行業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,企業人力資源的外包業務,很多方面的規定依靠企業與外包公司之間的協商來完成,并沒有相關法律法規來進行規范,這直接導致外包過程中經濟風險的存在。
6、企業內部。
在企業采取人力資源外包的形式后,會對一些部門和員工產生消極影響。比如裁員、換崗、精簡機構、培訓減少等。企業在這方面需要正確處理,防止員工的情緒、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,避免給企業帶來嚴重損失。
7、可控性。
企業在同外包公司合作的過程中,并不屬于上下級,無權過多地控制外包公司。
因此,在人力資源運作管理當中,企業無法對外包公司的相關行為進行控制,這導致企業因此而存在經濟損失的風險。